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11日介绍,广西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势头迅猛,增长后劲足,已成为全区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。目前,广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约120万亩,建成1000亩以上连片高标准稻渔种养基地30个,带动了近20万农户脱贫致富。
近年来,广西充分挖掘宜渔稻田功能,加快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升级。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在传统的“稻+鱼”模式基础上,创新集成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“稻+鱼”“稻+螺”“稻+小龙虾”“稻+鳖”等稻渔综合种养十大模式,这些模式因地制宜、各具特色,为强农业、富农民、美农村作出积极贡献。
其中,广西创立的“稻+螺”模式,平均达到亩产螺蛳1000公斤,为柳州螺蛳粉产业提供了核心原材料;广西贵港市的“冬闲田养殖小龙虾”模式,小龙虾上市时间比长江中下游地区提前2个月,小龙虾销售价格比长江中下游地区高1倍以上,亩产值达到1万元以上。
广西桂平市积极探索稻渔综合种养模式,目前全市稻虾种养面积达8.2万亩,建成稻虾产业基地324个,带动3300余户农户增收,稻、虾产业全年综合产值8.2亿元。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发展“一季稻+再生稻+鱼”模式,70%以上的脱贫户通过稻田养鱼实现了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。
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渔业渔政管理处副处长廖秀红称,稻渔综合种养具有稳产、提质、增效、生态等优势,能够实现“一水两用、一田双收、粮渔共赢”,提升了稻谷产量,同时生产效益明显提升。
广西稻渔综合种养通过技术与模式的不断创新,规范化生产水平持续提升,产业布局逐步优化,产业链不断完善,集群化、全产业链发展态势明显。广西打造了“三江稻田鲤鱼”“融水田鲤”“全州禾花鱼”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。
据悉,为展示广西稻渔产业取得的成果,推动全区稻渔生态综合种养发展迈上新台阶,广西将于10月18日至19日在桂平市举办2024年首届稻渔文化与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暨第六届广西稻渔丰收节。活动期间将举行稻渔全产业链产品展示展销会、广西多民族稻渔重要文化遗产节目表演、稻渔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展示等。
声明:本网转发此文,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,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、建议消费。文章内容如有疑问,请与有关方核实,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,仅供读者参考。
新华网天津5月18日电(记者刘璟)18日,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...
5月8至9日,主题为“因聚而生众志有为”的华为中国合作伙伴大会2...
?4月10日,BMW品牌“电动时代旗舰”——创新纯电动BMWi7...
新揽月,心境界。4月9日,全新一代揽月上市。新车共推出星耀(7座...
近日,甘肃省中医院在全院范围开展门诊处方前置审核实时监测,以进...
,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Research公布的...